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波罗的海的空域一直遭遇着频繁的无线电干扰。这三年来,数千架航班和大量船只的导航系统受到影响,部分航班甚至因此偏离航线或被迫取消。这些异常现象经过深入调查后,研究人员发现干扰源头直指俄罗斯军方秘密设施。这些设施持续不断地向外发射干扰卫星导航信号的无线电波。
卫星导航系统的干扰方式主要包括信号的阻断(压制)和定位数据的伪造(欺骗),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北欧地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格但斯克机场到波罗的海繁忙航道,再到爱沙尼亚和芬兰的领空,自俄乌全面开战以来,几乎每天都有类似的干扰事件发生。频繁的干扰导致了航班的取消、机场的暂时关闭,甚至商船航线的偏离。波罗的海沿岸各国政府已将责任指向俄罗斯。今年3月,波罗的海周边国家以及法国、荷兰、英国等国联合向联合国提出了正式投诉,要求对俄罗斯的行为予以关注和应对。
根据开源情报以及政府披露的相关信息,干扰的来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关键区域: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位于波兰与立陶宛之间)以及圣彼得堡周边。这两个地区都有俄罗斯军方的电子战部队驻扎。格丁尼亚海事大学副教授雅罗斯瓦夫·奇代科指出,干扰技术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简单压制手段转向了更为复杂的定位欺骗。通过精确的三角定位法,奇代科的研究团队成功锁定了加里宁格勒中部的奥库涅沃天线站和军港波罗的斯克作为干扰源,误差范围仅为1公里。卫星图像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发现,显示出该区域曾部署了“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其32米高的天线可对半径达5000-8000公里范围内的通信系统造成严重干扰。
展开剩余64%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的一个特殊地区,地理位置极为独特。作为俄罗斯联邦最小的州,它位于俄罗斯的最西端,与其他俄罗斯地区并不相连,而是被波兰和立陶宛包围,形成了一块独立的飞地。历史上,这一地区曾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部分,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并入德国东普鲁士,战后又划归苏联管理。随着苏联解体,原本属于苏联的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独立,加里宁格勒就此成为与俄罗斯本土完全隔离的飞地。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导航系统负责人拉尔夫·齐博尔德表示,干扰全球卫星导航信号的技术门槛非常低。压制信号的手段只需使用更强的无线电波覆盖遥远的卫星信号,而欺骗则通过伪造定位数据来误导接收器。社交媒体上的情报分析师@auonsson通过分析航班遭遇干扰时的地平线数据,成功绘制出圣彼得堡郊外干扰源的移动轨迹。数据显示,这些干扰源自城市西南部,逐渐向西北方向移动,证实了这些干扰活动的规模和范围。
波罗的海国家将这些干扰行为视作俄罗斯实施混合战争的一部分。爱沙尼亚外交部长马库斯·察赫纳将其称为“蓄意破坏国际秩序的混合行动”。然而,奇代科教授认为,针对民用系统的干扰可能只是俄罗斯军事电子战的一种附带损害。特殊的气象条件也可能导致干扰的间歇性影响,格但斯克等地偶尔受到干扰的现象,往往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
为了应对这一威胁,多国正在加紧研发替代的导航方案。欧盟资助的“R-Mode波罗的海”项目计划通过利用陆基信标系统来替代卫星导航信号,预计该项目将在2026年前进入试运行阶段。德国牵头的五国合作也在推动这一项目的实施。而英国则已经部署了增强型远程导航系统(eLoran)。与此同时,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和印度等国也在加速发展类似的陆基导航技术。研究人员强调,在卫星导航失效的情况下,传统的航海和航空导航技能仍然至关重要。正如奇代科教授所言:“卫星导航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不依赖它的能力。”
发布于:天津市